黄金4分钟:溺水、中暑、烫伤,关键急救指南!

初秋时节,天高云淡,正是户外活动的好时光。白小助提醒大家:高温余威尚存、水域吸引力不减…风险如影随形。为自己和他人的安全护航,急救知识与判断力是必不可少的“护身符”。牢记溺水、中暑、烫伤等意外的“黄金4分钟”急救法则,关键时刻,这些技能就是救命的关键钥匙!

溺水:争分夺秒,逆转窒息

正确急救步骤:

安全第一:确保自身安全,尽量利用工具(竹竿、绳索)或多人协作施救,非专业训练者避免盲目跳水!

 

判断状态:

清醒有呼吸:保暖安慰,侧卧休息,密切观察,及时送医。

无反应但有呼吸:立即拨打120!清理口鼻异物,保持侧卧位(复苏体位),确保气道畅通,持续观察呼吸直至救援到达。

无反应无呼吸(或濒死叹息样呼吸):立即启动心肺复苏(CPR),同时大声呼救,指定他人拨打120并寻找AED。

 

心肺复苏(CPR)要点:

按压位置:胸骨下半段(两乳头连线中点)。

按压深度:成人5-6厘米,儿童约5厘米,婴儿约4厘米。

按压频率:100-120次/分钟。

人工呼吸:每30次按压后进行2次人工呼吸(捏鼻、口对口密封吹气,看到胸廓抬起即可)。

使用AED:一旦到达,立即开启,按语音提示操作(贴电极片、分析心律、如提示除颤则确保无人接触患者后按下电击按钮),电击后立即继续CPR。

记住:溺水者核心是缺氧,持续有效的心肺复苏是维持大脑和心脏供氧的关键。

中暑:快速降温,刻不容缓

中暑不是普通”热着了”,是可致命的急症,尤其警惕热射病(体温>40℃,意识模糊、抽搐、昏迷)。

 

情况判断:

先兆中暑:大量出汗、口渴、头晕、眼花、乏力、恶心。

轻度中暑:面色潮红或苍白、大汗、皮肤灼热或湿冷、脉搏快、体温升高(>38.5℃),可能伴呕吐。

重度中暑(热射病):核心体温飙升(常>40℃),意识障碍(抽搐、昏迷)、无汗或大汗、脉搏快而弱。立即拨打120!这是医学紧急事件!

 

现场急救核心:快速降温!

脱离热源:迅速移至阴凉通风处或空调房,平卧、抬高下肢利于血液回流。

物理降温(争分夺秒):全身喷洒凉水/擦拭+强力扇风:这是最有效的方法之一,利用水蒸发散热。

冰袋/冷毛巾敷于大血管处:颈部、腋下、大腿根部、腘窝

持续监测体温,目标降至38.5℃以下。

补充液体:给予含盐分的清凉饮料,意识不清者禁止强行喂水。 

紧急送医:即使轻度中暑症状缓解,也建议就医。重度中暑(热射病)患者,在持续降温的同时,必须立即呼叫120紧急送医!

烫伤:牢记四字诀,减轻伤害

错误做法:涂抹酱油、牙膏、香油、紫药水等,不仅无效,还增加感染风险,干扰医生判断!

正确急救:冲、脱、泡、盖!

★冲:立刻、持续用清洁的冷水冲洗伤处!至少15-20分钟(或直至疼痛显著缓解)。这是最关键一步,能迅速带走热量,减轻疼痛和损伤深度。

★脱:在冷水冲洗下,小心去除伤处覆盖的衣物、饰品。如果衣物粘住皮肉,切勿强行撕扯,保留粘连部分,只剪开周围衣物。

★泡:疼痛仍明显者,可将伤处浸泡在冷水中(15-20分钟),避免使用冰块直接接触创面以防冻伤。

★盖:用干净、不掉毛的纱布或保鲜膜轻轻覆盖创面,保护伤口,减少污染和摩擦。避免使用棉花或有绒毛的布料直接接触创面。

无论面积大小,只要创面出现水疱破溃、感染迹象或伤者情况不佳,均应尽快就医。

技能在手,希望常有

这些急救知识,不是负担,而是关键时刻赋予你扭转命运的力量。一次正确的按压,一次快速的降温,一次规范的冲洗,可能就能让一个生命免于凋零。别让”不会”成为终生的遗憾。收藏这篇指南,关键时刻能救命!转发给家人朋友,让更多人掌握黄金4分钟!

联系方式
白小助陪诊服务热线:400-180-8200
小程序搜索:微信客户端搜索 “白小助陪诊”

滚动至顶部